人信广告设计原创:斯大林格勒战役纪念碑
前苏联斯大林格勒战役纪念碑是在伏尔加格勒(前斯大林格勒)市郊伏尔加河畔的马马耶夫高地上兴建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以设计公司为主体的艺术综合体。这件作品用的也是中轴线布局手法。在这样一个极开阔平缓的坡地上,要创造出有变化的空间序列,作者也费了一番心思。从市郊公路旁的一组高6米左右的高浮雕《哀悼》指明了入口开始,一条明确的中轴线贯穿全程。一开始,两排高大白杨夹峙的林荫道使空间缩小,走过林荫路来到架在山下铁路上空的高架桥,空间顿时开阔。综合体的主要作品:《宁死不屈》和《祖国母亲》两座雕像和两面废墟浮雕已全部显露。过了《宁死不屈》雕像所在的圆形广场,人们踏上台阶,就进入废墟墙围合的空间。穿过废墟墙中的通道,上面是由右侧的六组双人群像,左侧的标语墙,前面为挡土墙围合的英雄广场,空间再次收缩。再从侧前方登上山坡,到达右侧,有不灭的火炬和烈士名单,放送舒曼所作《安魂曲》的圆形军人光荣大厅。从大厅出来,斜穿中轴线到左侧,有在《泪池》旁的《忧伤的母亲》巨大雕像。然后,再沿小道上坡。空间完全开敞,可上到《祖国母亲》巨像的脚下。从这条路线可看出,中轴线格局的基础上构架了空间的收和放,再收再放的节奏感。“之”字形的行进路线,破除了中轴线格局容易产生单调呆板。以林荫道空间、废墟墙空间和军人光荣大厅室内空间的三个层次段落,到达整体乐章的最高潮—《祖国母亲》巨像。在这样一个地形平缓,缺少起伏变化的具体自然广告条件下,这些处理基本上获得了预期的感染力。军人光荣大厅的室内和空间巨大尺度的《祖国母亲》雕像尤其具备对心灵的震撼和激荡的力量。站在巨大雕像的脚下,俯视缓缓流淌的俄罗斯母亲河—伏尔加河,使人仿佛又经历了一次当年血战的洗礼。但这件空间规模的作品令人遗憾的,除多处在艺术上仍粗糙之外,在布局的层次感上仍不够鲜明。从入口处踏上中轴线,主雕像《祖国母亲》和入口不远的第一个雕像《宁死不屈》就已重叠出现在眼前,给人以一览无余的印象。建在坡地上的废墟浮雕墙两端的尺度掌握也有虎头蛇尾之感。从起始处观看,墙体有深远的透视效果。但到了尽头,墙体变矮变小,气势顿失。这件规模极其宏大的综合体作品,似乎许多方面都缺少深入精细的推敲。
除了以轴线来串连、组织空间序列之外,还可以用非轴线不规则的组合手法。我国古代园林就运用这种手法淋漓尽致地,在咫尺之间创造出众多的奇妙平面设计艺术,或利用自然地形,或运用假山堆石、花墙绿篱来分隔围合,串连过渡和渗透不同的空间,产生了戏剧性的情绪和节奏变化。
80年代建于基辅市东南郊、德涅伯河畔的乌克兰伟大卫国战争纪念综合体,应该说是前苏联时期众多大型综合体中,总体布局最为成功的一个。由于所选的位置正面对德涅伯河,坡度很陡,不可能设计深远中轴线布局,只能从前侧上坡,或从后山登临。作者利用起伏缓坡,在主雕像前开辟出一个较宽阔的前广场空间,保证了对主雕像有良好的观看视角和重大的公众活动。左侧前伸的坡道顶端的第二高点(主雕像为统领全局的第一高点),布置了一个巨大的火炬台。在前广场左内侧设有一个长方形水池,水面上放一组苏军强渡德涅伯河的群像,在群像前,向左安排一条顶部封闭,又开天窗的半封闭通道。通道两侧有六组大型高浮雕,再现前后方军民战斗、苦难的情景。穿过通道,可来到左后侧的谷地,其中陈列战争中使用的陆海空各种武器。高约四、五十米的主雕像《祖国母亲》的中空基座下面为战争博物馆,陈列着各种文物和图片。整座综合体以不锈钢巨型主雕像为统率,以自然地形为基础,创造了前广场、通道内、武器陈列场、博物馆内等四个空间。两个室外空间:前广场面对山下的德涅伯河,为开放性空间,武器陈列场为封闭性谷地。两个室内性空间:通道空间两头敞开,顶部局部透空;博物馆为纯室内的封闭空间。几个空间,有主有次,有放有收,有藏有露,似隔非隔,峰回路转,变化丰富。它们组合成主雕像和群像两件圆雕,两面长卷式高浮雕,一个火炬台,众多的武器实物,加上博物馆的战争文物,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空间程度变化流畅自然。更有茂盛的绿化植被,精心的小品设计和远处的山峦教堂借景,配上庄严的乐曲,教堂飘扬的钟声,俯视城市的平面设计艺术构成了又有庄严肃穆,又有活泼自由的多层次情趣,充满了英雄主义,浪漫主义的色彩,宛如一部十分动人的交响乐章。风格各异,质量较好设计公司作品成为综合体的点睛之笔。总体效果胜过中轴线格局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综合体。可见,认真选址,充分发挥自然地形的特点,因势利导,盘旋交叉,运用不规则的布局手法,创造丰富多变的空间序列和层次是大有可为的。